油气管道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5-06-25
来源:

在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体系中,油气管道作为能源输送的核心通道,承担着原油、成品油及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运输重任。其凭借安全高效、绿色环保以及连续稳定输送的显著优势,成为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的关键基础设施。然而,由于油气管道线路绵长,不可避免地穿越各类复杂地质区域,致使其面临着诸多地质灾害的严峻挑战。



地质灾害: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的重大威胁



油气管道沿线所面临的地质灾害类型丰富多样,主要涵盖滑坡、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以及水毁等。鉴于输油管道通常埋设深度较浅,且结构呈薄壳状,内部输送的介质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即便规模较小的地质灾害,也可能对管道造成毁灭性破坏。




01



滑坡与崩塌:突发性强的致命隐患


滑坡与崩塌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与不可预测性,犹如潜伏在油气管道沿线的隐形杀手。灾害发生时,短时间内大量岩石与土体快速位移,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和压力,极易导致油气管道瞬间断裂、变形,管道防腐层遭受严重破坏,附属设施损毁,最终致使管道输送功能完全丧失。以实际案例来看,当正常运行的油气管道遭遇山体滑坡冲击,即便管道材质坚固,在巨大的土石压力下也难以抵御,进而引发能源输送中断,造成严重后果。


图片



02



水毁:高频次发生的破坏因素


水毁类地质灾害在油气管道运行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长期受雨水冲刷、水流侵蚀等作用影响,管道周边土壤不断流失,致使管道埋深变浅甚至暴露在外,防腐层也随之受损。在山区等地形复杂区域,每逢雨季,持续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对管道沿线土壤的冲刷作用显著增强,使管道逐渐暴露,不仅大幅增加了管道腐蚀风险,还极易因外力作用引发结构损坏。

图片
图片




03



地震与泥石流:影响深远的重大灾害


尽管地震与泥石流类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但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极为严重。地震产生的剧烈震动能够直接破坏管道结构,而泥石流裹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凭借强大冲击力可轻易损毁管道设施。更为严峻的是,地震和泥石流往往会诱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对油气管道的间接破坏。在地震多发地区,一次强烈地震不仅可能导致管道因地面震动而断裂,还可能引发周边山体滑坡,对其他地段的管道造成二次破坏,形成连锁反应。


图片


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破坏是全方位的。无论管道材质与建设标准如何,在强大的地质灾害作用下,均可能失去防护能力。一旦管道断裂,油气泄漏事故随即发生,将引发严重的财产损失、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能源供应中断等一系列问题。油气泄漏至土壤和水体中,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且难以修复的损害;而能源供应中断则会对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层面产生重大影响,阻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到风险识别、评价的技术瓶颈,再到高昂的防治成本以及不完善的规范体系,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着油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01



复杂地质条件:难以规避的客观难题


长输油气管道多穿越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差异显著。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体产生了强烈扰动,进一步加剧了地质环境的不稳定性,导致管道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持续攀升。在这些复杂地质区域铺设管道,犹如在危机四伏的道路上前行,地质灾害隐患随时可能引发事故。




02



识别方法匮乏:系统性不足的技术瓶颈


当前,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识别手段相对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管理与规划体系。实际工作中,主要依赖人工现场调查和巡查方式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这种传统方式效率低下,难以全面、及时地识别潜在地质灾害风险。虽然现代先进技术不断涌现,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适用性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否则难以满足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防治的实际需求。


图片




03



风险评价未量化:决策依据模糊的困境


现阶段,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主要聚焦于地质灾害体本身及管道安全研究,对管道失效深层次原因的研究相对不足。这导致在风险评价过程中,难以精准把握真正的管道地质灾害风险,无法实现风险的量化分析。缺乏量化的风险评估结果,使得管道风险管理决策缺乏明确、可靠的依据,给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04



防治成本高昂:企业面临的经济压力


当油气管道遭遇地质灾害威胁时,通常需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加以防范。然而,由于管道途经区域地理条件复杂,部分地段防治难度极大,导致治理成本居高不下。在山区等地形复杂区域,为治理滑坡等地质灾害,需建设挡土墙、抗滑桩等大量防护工程,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材料、人力等成本投入巨大,给管道运营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面对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构成的严重威胁以及防治工作中的重重挑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保障油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


应对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需构建 “监测 - 防护 - 应急” 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地质与气象数据,建立预警模型;对易灾地段实施管道加固、边坡防护等工程措施,定期巡查清理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储备物资保障抢修;联动多部门共享信息,强化周边宣传,形成全链条防灾机制,降低灾害对管道安全的威胁。




阅读3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